- 深圳最大未开发区域 前海概念性规划方案出炉
- 2010年06月21日
- 前海18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深圳最大的未开发区域。和过去的渔港水塘相比,眼下的前海已经发生了大变化;和未来的规划相比,更大的变化正在进行中。本报记者昨天走进海防禁区,力图用镜头告诉读者一个变化中的前海。
功能定位越变越“高” “蓝色部分是尚未做软基处理的土地”,指着工程示意图,前海建设指挥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对颜色做着说明。 按照最初的设想,前海的土地平整并不需要如此技术处理。工作人员介绍称,前海大多是填海而来,底部是淤泥。最初的前海,是准备建成一个物流园区,物流园区的仓库对于地基的稳固度要求并不太高。“要把地下的淤泥抽走,这是为建高楼做准备。”工作人员对软基处理作了注解。 “建高楼”是直观的表述,随着《珠三角规划发展纲要》获批,定位于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前海,被经济界人士视作珠三角的“曼哈顿”。广东和香港4月在京签署的《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中,前海更是排名第一的重点合作区。 “眼下的前海就是一个大工地”,前海建设指挥部的工作人员表示,除了已经看出大体眉目的地铁车辆段工程,前海还没有明确的项目。 边防哨位越走越“远” “我们的哨位,最早就在月亮湾大道边上。”武警广东边防总队六支队二中队指导员杨建荣如此表述。 眼下的哨位越来越远,离海的距离同样越来越远。“5年前,这里还是南山、大新这些村的鱼塘。土地向海延伸,我们的哨位也就离原来的海边越来越远。”指着远处的混凝土处理站,杨建荣表示,那是新海岸的界线,边防哨位最终还将直面大海。 前海在变,边境禁区慢慢变身滨海水城,守卫边境线的哨兵也有转变着职能。“过去是防偷渡防走私,现在这仅仅是一部分功能,”杨建荣表示,二中队现在更侧重于服务,工作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对出入泥头车的管理;二是对施工现场进行治安协助。 流动渔民守望回忆 变化的前海中,还有着一群特殊人守望着他们的栖息地。在大新工作站的河流入海口,只停泊着四艘渔船,干涸的滩涂上露出了层层堆积的蚝壳,两艘发绿的沉船下不时跑过海边常见的红色螃蟹。按照规划,这块滩涂也将变成陆地,未来的日子还将矗立起不知名的高楼。 两位老渔民检查着出了故障的发动机,这将花去他们4000元左右的维修费,无奈的渔民直言水上的生活“揾食好难”。守在船上的女主人表示,自己是来自东莞太平的渔民,离这儿只有3个小时的水路。虽然岸上有房,但这两对老夫妻每天还是结伴会来这里靠一靠岸。“开放前就来这儿了。整整35年了。”一位老渔民说。 深圳面向全球“借脑”前海概念性规划方案出炉 前海将建21世纪滨海水城 受到广泛关注的深圳前海地区概念性规划国际咨询评审会昨日在规划大厦举行。专家组经过三天的踏勘和评议,来自美国的7号方案最终获得第一名。 该方案提出,引进五条线性滨水走廊,将前海地区建设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21世纪新城。 面向全球“借脑” 为高标准地指导前海地区开发建设,市规划国土委面向全球“借脑”,于去年12月启动了前海地区规划国际咨询工作。 本次咨询范围为裕安路、新湖路、湖滨西路、宝安大道、月亮湾大道、妈湾大道及建设中的海堤岸线所围合的地区,总面积1804公顷。同时规划考虑周边辐射地区,包括蛇口半岛、后海中心区、宝安中心区、大铲港区、大铲岛、小铲岛和孖洲岛在内的陆域及海域范围等。 据了解,报名截止日,共收到来自国内外61家设计机构或联合体的报名材料。专家组通过审查筛选,确定8家设计机构或联合体入围本次国际咨询。有两家设计机构自愿参加咨询活动。 无记名投票决定优胜方案 来自印度、美国等国家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专家组经过现场踏勘,并对10个参赛方案进行了三天评议。以印度著名建筑师和教育家多西博士为评审主席的评审委员会最终通过无记名投票决定出优胜方案。来自美国的JamesCornerFieldOperations(7号方案)获得第一名,西班牙的BLAU建筑景观事务所(6号方案)获得第二名,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与中国中建国际、中国香港的科进香港有限公司以及麦肯锡组成的联合体的8号方案获得了第三名。评审会全程在纪检部门的监督下进行。 市规划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前海地区的发展要求,对获奖方案进行深化、完善并调整。 方案解读 五条滨水走廊富有创意 7号方案为前海地区构想了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