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购物中心的发展必须考虑电子商务对实体商业的冲击。大型商业体的存在,首先要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商家也是如此。如果商家进驻之后发现并不赚钱,商家会越来越失去信心。 今后消费者的区域化心理会越来越强,其它区域的人群很少会到别的区域去消费。在旧城改造大多规划有商业中心的推动下,深圳的商业体发展有泡沫之虞。今后更为经济化的商业体模式或许有发展前途,尽量避免百货+超市+电影院(剧院)+溜冰场的同质化结构,而要追求更加差异化、特色经营之路。 “机遇”派:离饱和还早 商业地产界资深人士王俊标: 就目前深圳的人口容量和商业氛围来说,现在就认为深圳综合商业体(大型购物中心)面临泡沫化为期过早,毕竟深圳有1000多万人口,商业基础和人们的消费能力强盛。就海雅缤纷城来说,它位于宝安中心区附近,靠前海不远,无论是从宝安区的人口容量、消费人群还是商业发展现状来说,都可以容纳下如此大体量商业体。 海雅缤纷城目前面临的招商情况不甚理想,这跟商业体运营商的背景和能力有关系。海雅毕竟是从传统百货业转过来做综合商业体的,其运营和招商的能力均面临考验。国际一线品牌延迟进场营业的情况,即便是当年的万象城,阿玛尼、LV、普拉达等奢侈品牌也不是第一时间就进场,而是等商业体过了养商期(客户人群和消费习惯的培养)、成为较成熟商圈之后才进驻的。因此,目前海雅缤纷城只能边经营边调整,同时培养客户和消费习惯,这对缤纷城的考验比较大。 今后,商业中心的发展将逐步趋向社区化,覆盖全城的商业中心将越来越难,越来越少。商业中心的小型化和社区配套属性将越来越明显。但就深圳来说,商业体的发展离市场饱和还早。 “理性”派:需找准定位 业内资深人士李军(化名): 目前深圳综合商业体的发展是否饱和?并不好说。这一方面跟运营商的创新能力有关,也跟政府在商业中心方面的规划有很大关系。对深圳综合商业体发展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如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在加速度增长,尽管目前其对高端品牌消费的影响较小,而对日常消费品的终端市场影响较大。在这一大背景下,现在的购物中心发展,应该向注重体验式消费模式的转变,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一个购物中心的核心消费人群,还是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居民。因此,购物中心在如何聚拢周边消费人群方面要各显神通。 赢盛(深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沙利: 随着众多商业体落子宝安、龙岗、南山后海、蛇口等城区,这些城区的商圈将急速发展,成为深圳商业版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未来的商业竞争除了商家与商家的竞争之外,商圈之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目前深圳的商业地产正面临着同质化和空置率上升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商业地产的同质化要靠差异化战略来解决,要根据地区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的情况进行商业物业的整体规划,找出差异化的定位,进行有特色的商业空间设计,避免扎堆。其次,开发商应该转变观念,商业地产开发不同于住宅地产的开发,其核心是经营。购物中心业态组合的变迁,传统百货店的转型,社区商业受热捧等,都是开发商关注经营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