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 楼市频现退房大单 谁接盘? 疯狂可能昙花一现
  • 2009年06月17日
  • 前一段,杭州楼市“订单大增”,不久出现“退单潮”。是什么让楼市陡然亢奋?“退房”又蕴藏着什么?[相关新闻:部分楼盘退房竟超30% 楼市回暖存疑 后市不明]
      
      楼市频现退房大单
      
      5月,杭州楼市成交突然大增,但不久即出现涉及三个楼盘、总金额近亿元的退房大单。
      
      位于杭州城西的某楼盘,是当地一家著名房地产开发商开发的高端商品房,市场价每平方米三万元左右。从这个楼盘8套高档住宅半年里卖房和退房,可勾勒出这家开发商去年以来在资金链上经历的生死挣扎。
      
      杭州透明售房网显示,5月5日,原购买人王某退售该楼盘住宅4套,涉及面积1153.05平方米,金额约3300多万元。5月8日,原购买人徐某退售该楼盘住宅4套,涉及面积1273.52平方米,金额约3700多万元。这两笔大单,共涉及金额7000万元左右。
      
      杭州市房地产管理局批准了这两笔退房合同。据了解,两位买家个人资金较为充裕,去年底受这家房产公司所托,以每平方米三万元左右的市场价购入这批滞销房产,其实是通过房产抵押的方式,以个人信用从银行取得贷款,为陷入资金困局的房产公司解围。
      
      有专家认为,一些房地产企业当时就差一口气,银行不可能再贷给他们资金,7000万元足以压垮一个企业。银根紧缩下,无法以其它名义从银行取得金融支持的开发商只能曲线求助于相对较为宽松的个人按揭。这在程序上合乎法律,较之高利贷稳妥。
      
      五月份,杭州透明售房网上显示的退房记录为135套,是今年以来最多的月份。
      
      杭州楼市又“热”?
      
      令人意外的是,这些退掉的房源刚刚过了三天公示期,马上就有购房者接盘。“这段时间市场好了,如果有购房者看中开发商手里的这批‘自产自销’房子,他们就会解除合同再销售,近期同个楼盘出现多套退房都是这种情况。”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赵杭生说。
      
      今年5月,杭州楼市“火爆”,成交量高达10058套。这个城市与楼市紧密相关的行业迅速进入兴奋状态。
      
      去年因为市场低迷不得不收缩战线,甚至关闭部分门店的二手房中介,最近有的门店营业时间延长到凌晨。人们又开始排队买房,杭州下沙、滨江等地许多楼盘在短短一两天里销售一空。杭州市产权交易中心两层楼的大厅人满为患,办证人员抱怨没法休息。
      
      楼市库存被迅速消化。5月份杭州市新推出的房源为67万平方米,但成交量高达108万平方米。如果按照5月份一个月一万多套的消化速度,杭州很快就会无房可售。
      
      谁在接盘?
      
      如果说今年一季度楼市的价跌量升是政策利好效应显现,刚性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必然结果的话,四五两个月的“井喷”行情则绝非单纯的自住需求推动。几个月前还信奉“现金为王”,把钱捂在手里的企业家,最近突然急切地为手中的资金寻找出路,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游资又开始暗流涌动。
      
      投资客的大批出现让房地产开发商始料不及。位于杭州滨江新区的楼盘蓝色钱江,前来买房的大多是温州人,售楼小姐形容他们“一不看房,二不问面积,三不管户型,只要有房就下单,有的一口气买下三十几套。”一名远在西班牙的温州人居然一个电话就买下两套价值1000多万元的远郊排屋。
      
      华邦地产信息部主任韩伟军认为,大约一半是自住型消费,单纯投资炒房的约占三成,还有一部分购房者是兼具投资和自住。
      
      韩伟军说,刺激投资客抄底楼市的主要原因,除了楼市价格下调、购房税费从房价的10%下调至1%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投机资金有诱惑力。据了解,以一套100万元房产首付20万计算,今年与去年相比不仅首付可以省下20万元,每个月还可以少付银行将近1000多元。
      
      不过,赵杭生认为,以温州人为代表的炒房团这次卷土重来,与众多预测机构对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之后率先进入通胀的预言不无关系。原材料价格悄然回升,嗅觉异常敏锐的温州人首先想到的是让自己的资金进入房地产这个无论何种时候都最为安全的“避风港”。与楼市有限的下挫相比,货币无限制的贬值更让他们觉得害怕。
      
      与资本的冲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乎所有的业内人士在诊断当前的楼市都做出了明确的结论:这样的“疯狂”极可能昙花一现。

  深圳市新豪方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2015-2018 Holdfound 联系我们 | 备案:粤ICP备17102985号-1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