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如果今年实现“软着陆”,那无疑是温氏调控的一个成功标志,不过,中国经济退烧并不意味着病根已除。如果温氏调控仅仅满足于GDP和投资增幅的合理回落,那么当前的变化只不过是中国几十年经济冷热循环的惯性延续;相反,如果温家宝内阁重在治本,那么中国经济将有望走出多年来“过热──调控──通缩”的恶性怪圈。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地方政府投资项目是投资增长过度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目前的经济过热从某种程度上看是政府过热。在反思这次经济过热时,越来越多的经济界人士认同这一观点。中共十六大以来,各级政府基本更新,新官上任三把火,希望大展身手的片面的政绩冲动,正在推动经济过热。各地普遍出现的“开发区热”、“圈地运动”、“政绩工程”,种种浮躁表象,与1992、1993年时的政府过热是何等相似!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5次经济过热的爆发期:1978年、1984年、1987年、1992年、2004年,就不难发现,经济过热的经济周期都与党政换届等政治因素密切相关。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一针见血地指出,五年规划期、党代会等都会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凡是新的党政领导政绩需求超过市场需求的时期和地方,都必然产生所谓过热现象,“政府不热,经济不会热”。在他看来,中国的经济波动基本上都属政治周期,而对国情不了解、满脑子西方经济学原理的一些人,把政治周期误认为经济周期,用治理经济周期的办法来治理政治周期,只能是南辕北辙。
分析地方政府片面政绩冲动的根源,国务院东北办副主任宋晓梧认为,一是中国的政府职能,尚没有真正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仍习惯于用很大的精力去直接管理经济;二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有较大的片面性,主要表现是政绩大小往往“由GDP说了算”。
而要消除政治周期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不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也涉及政治层面的改革。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轮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中央多次强调落实“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摒弃GDP决定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种种迹象显示,政府职能的改革已经破题,地方官员的政绩观正在潜移默化,而这恰恰为打破宏观调控怪圈找到了正确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