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 大深圳进入亲地时代 地产重新把握“住”方向
  • 2004年07月30日
  •    “圈地”停,“亲地”行

      2004年,在严格控制土地出让的形势下,土地价格呈上升势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加快,各大城市市区土地供应减缓或停止,郊区土地供应增加,市场活跃。

      深圳目前建设用地已超过476平方公里,占全市可建设用地的70%。按照每年20平方公里的开发速度,专家预计,深圳剩余土地仅够开发10年。为此,深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停止新批罗湖、福田等特区内房地产用地,盘活存量土地,土地供应向南山、盐田及周边宝安、龙岗等区域倾斜。

      为了突破城市发展的“土地瓶颈”,“三高生活”一度成为城市生活“主流”。较高的城市人口、城市建设密度,较高的建筑容积率,较高的房屋价格,这样的“三高”让人尴尬。

      于是有了汽车,人们企图将城市文明装载一身,过起悠哉的“车轮生活”;于是有了地铁,人们企图打开一条宁静的“精神隧道”;于是城里人特别怀念田园牧歌生活……低楼层、低容积率、低密度的“三低生活”也许可能为物质富足的城市一族带来一些精神的平衡。亲地,亲建筑,亲环境,这样的生活充满人性味,多了亲切感。

      “大深圳”应运而生

      刚刚结束的首届“9+2”泛珠三角经贸洽谈会,项目合同金额超2900亿元人民币显示出跨地区合作的巨大生命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深圳用20多年时间,奠定了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先锋地位,同时,也面临如何做强做大的巨大考验。

      “大深圳”应运而生,将深圳放到珠三角、泛珠三角,放到全国,放到全世界的“大盘”中来运营。强大的经济基础,是深圳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根本保证。其次,深圳特区内外服务性功能转化,“心理关口”逐渐被打破,无“关”特区正在形成。

      “大交通”概念使“大深圳”旋即成为可能。首期地铁今年试运行,到2010年,深圳拟完成地铁108.29公里,拟建轻轨、城铁141.1公里,预计投资689.9亿元。政府近千亿元的投入,“七横十三纵”交通干道的通车,公路、地铁、轻轨三位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建设,将全面提升特区的“交通生活”。

  深圳市新豪方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2015-2018 Holdfound 联系我们 | 备案:粤ICP备17102985号-1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