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管需要社会公认度
杨黎光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
一个地产项目的品牌、品质,前期的硬件建设完后,那么后续的软件及增加值就靠物业管理了。深圳房地产的发展,使得深圳市场上也涌现出一大批在物业管理上取得卓著成绩的物业管理公司,而这些公司在消费者当中,在业主当中已经确立了它们的品牌,这些公司不仅仅是把小区管好,而且在整个管理当中逐渐摸索总结出一批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但是,深圳的物业管理确实也面临很严重的挑战,物业公司与房地产开发公司相比,确实存在很大距离。深圳不少房地产公司不仅在深圳是品牌,在全国也是响当当的品牌,而物业公司在这一方面还没有像房地产公司那样做得充分。
品牌宣传的主要力量,第一是行业协会,大量的工作是行业协会在做;第二是传媒,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的传播是一种特有的手段。物业管理也好,房地产商品也好,这些东西是需要消费者认可的。这一点,需要也离不开传媒来做这一方面的工作。
深圳物管要务实营销
王波同致行地产董事长
深圳物管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在全国来讲,已经是非同一般。听说,目前内地的不少大型项目(楼盘)的物业管理招标,基本上是深圳的物业管理公司投标及中标。
我们的物业管理确实做得不错,有很多优秀的东西没有得到更好的宣传,大家似乎都显得特别的低调,我认为物业公司还是还是应该要注重,市场发展到今天,“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好的物业公司、好的物业品牌,包括那些优秀的物业工程师、好人好事等,都应该去做宣传,把正的东西树起来,歪风邪气就压下去了。
事实证明,前期物管,特别是品牌物管的介入,对后期的管理及销售,特别是大盘的销售和管理是功不可没。因为消费者对物业管理的认识非常透,他们知道物业管理公司要陪自己走70年。什么公司,以前管理怎样,也同时给物业管理公司提出了要求,物业公司从实际市场上看,还是要加大务实营销,特别是企业的品牌宣传。
要有物管增值物业意识
姜树荣置业国际董事总经理
置业国际在香港做了17年,在香港有2家物业管理公司,管理50多个项目。从深港两地的物业管理看,有三个不同。
第一是价钱。香港的房子价钱贵,建筑材料都是好的,价钱自然要贵,但相对物业管理来说,就是个好事,也相对容易。
第二个香港二、三级市场的房价差不了多少,有些时候,香港三级市场,也就是说旧房子比新房子的价钱卖得还高,但是在深圳似乎恰好相反,旧房子的贬值概念比较大,这些其实都与物管有关。
第三是香港与深圳的管理公司有明显区别,香港的管理公司不是做生意的,它是打工,是为业主而打工的,它只收经纪人酬金;但深圳的很多物业管理公司是在做生意,如果付出少,它的利润就高了。
深圳不少小区的物管是冠名,是顾问,而不是真正的物业管理公司。深圳物管更多还要从软件上下工夫,要通过传媒宣传优势,使物业得以保值升值。
物管品牌建设不容忽视
李亚夫资深品牌战略专家
从品牌资产的角度看,深圳物管发展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并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价值,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市场主导地位。作为一个特殊的集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服务性行业,物业管理品牌的塑造显然有它的市场必然性及必需性。事实上,随着物管行业的市场化推进,物业企业的品牌价值在竞争中逐步得到了体现。
品牌是以产品、服务为基础,以标识、形象、价值观为载体,以消费体验为价值的契约性社会资本、无形资产与知识管理体系。物管品牌主要指的是物业服务品牌,而物管服务是新居住生活时代的参与者,其价值和意义究竟是什么?从提供优质的物业服务产品和真正坚持尊重业主、信守契约、依法收费、共建家园的价值观,到拥有一定规模和特定市场的物业服务客户与项目等,物管才能形成真正的品牌。
因此,从深圳特区报主办的这次活动来说,我觉得对物业公司或说整个物管行业的品牌提升和品牌建设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市场化发展是惟一选择
张东宁首佳物业管理咨询常务副总经理
深圳20多年来第一次大规模地对物管行业进行整合,从市场本身意义上说,深圳特区报所搞的这个活动应该有它积极和价值的一面。但从这个活动参与的情况看,却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心态,即出现了两冷和两热,热的是业主和媒体,冷的是物业公司是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
从深圳物业管理发展的状况上看,前期的物管基本上是“暗箱操作”,开发商与物管存在扯不清的纽带关系,加上物业管理公司也存在管理和服务上的一些问题以及业主本身的非理性维权,此外政府对市场以及对业主、物管企业规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