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发布无监管,引发每年年初“放卫星”竞赛
番禺开发商炮轰“数据卫星”
“我们的销售数据是由政府部门提供的,千真万确,可市内一些开发商却厚颜无耻,假、大、空数据满天飞”,日前一位番禺开发商见到记者时一脸怒气、忿忿不平地说。
广州的年度泡沫数据已到了让人痛心疾首的地步。此次番禺开发商从内部“开炮”,是否标志着开发商的诚信建设队伍中开始出现分化。 漫画:刘丹莹
据了解,前段时间,由广州各媒体发布的广州开发商2004年成交数据,除番禺区的一些数据来源于政府部门外,其他房企的销售数据均为发展商自报,这些“自报数据”出街后立刻引起了番禺一些开发商的质疑和不满。
随意发布不怕税局查账?
“一点都不尊重事实,比如市内××盘的成交数据我一清二楚,我们以前一个销售人员现在在那里当营销主管,一年下来,充其量也只卖了两百套房,但他们居然敢自报年销售几个亿,简直一点诚信都没有了,难道他们就不怕税务部门稽查?”这位番禺开发商慨叹道,发展商自报数据应尊重起码的市场游戏规则。
无独有偶,日前,在一些房地产网站论坛上,不少帖子针对发展商自报数据展开讨论。有网友调侃:“还有什么不可能的,我们又快进入放卫星的年代了!”
番禺一位开发商愤慨地说,“深圳每个季度都会发布每个区成交前几名楼盘的成交数据,为什么广州有关政府部门不发布?政府部门稍做点工作,我们就能省去不少广告费用;另一方面,买家也有权知道某盘一年销售了多少单位,为什么这些数据在广州就变得那么不透明呢?”这位开发商较真地追问,谁来监管自报数据?市场真相到底是什么?
无人监管泡沫数据满天飞
据了解,自从2002年相关部门停止发布单盘销售十强的销售数据后,“权威”消失带来的结果是“真理”被发展商独握,往往发展商报多少,媒体因无从核实只好写多少。直到年初,对自报数据的质疑率先在番禺开发商中挑开,发展商的自律、数据监管、权威发布等问题被抬上桌面。
为规范数据发布市场,推动数据发布的透明度和房地产市场健康的发展,本报将于1月14日的黄金楼市推出有关“数据专题”,并希望更多的人通过电话或搜狐焦点房产网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专家观点
1 开发商不要吹牛
金贻国(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教授)
我想对发展商说一句,实事求是才是最有力量的,不要吹牛。否则,虽然短期内可欺骗买家,但长远来看损失了企业的诚信,并使人们对这企业的产品、服务、品牌都产生很大的怀疑,可谓得不偿失。
2 无人监管助长“乱放卫星”
韩世同(寒桐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正是因为没有权威部门公布数据,才助长了发展商这种自报乱吹。早几年广州房管和建委等部门都进行过销售十强、三十强的公布,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就停了。现在深圳、广州番禺每年都会公布销售数据,这两个地方的发展商就不敢乱吹,为什么广州就不能像以前一样进行公布?
3 无法可依引来“浮夸风”
李瑾(广东法则明律师事务所律师)
从目前来看,还没有法规对这种现象进行惩处,无论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是《广告法》,都没有对企业公布夸大数据有什么惩罚条款。因此发展商夸大数据并没有明显违法。解决这种浮夸风的办法首先是要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