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不是真理的规律“广告费用的一半被浪费掉了,但不知道是哪一半!”
回顾郑州的房地产广告,从当初的“一无所有”到现在的“无处不在”,可以说,房地产行业和伴随着它的房地产广告也都在成长中“痛,并快乐着”,各种营销及广告方式的使用和创新,是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见证。但也会常常听到一些人抱怨,现在的房地产广告不及从前好做了,有时花费了10万、20万的整版广告,竟然接不到几个电话。这个现象,到底是由楼市的惨烈竞争造成的,还是广告设计不到位使然,许多人并不明白。
无疑,楼盘供应量加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必然会从一定程度上分散人们对单个广告的注意力,这显然是影响广告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营销策略及营销方式上的思想匮乏也许才是这个问题的本质。
许多营销商、开发商对营销乃至广告的认识仍留于肤浅,甚至由于理解的偏颇,导致在实际运作中走入误区。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广告也多有这样的“怪现状”:
“陈词滥调的堆砌”:在房地产广告中,最多的莫过于“美好、尊贵、皇室的生活,顶级豪宅……”之类毫无个性的字眼,要知道,这不仅是千篇一律的陈辞滥调,更是无效传播。
“实证主义的误解”:很多房地产的广告,直截了当地将建筑物满幅放在广告画面上。事实上,它们只是一些很普通的塔楼,一堆钢筋和水泥的混合体,毫无生气可言,好一点的,经过电脑的效果处理,天空更蓝一些,树更绿一点而已。
“诗情画意的泛滥”:我们在房地产的广告文案中,常常看到类似“诗意的栖居”的诗句。实际上,广告文案不同于写诗、填词,再说,也不可能比徐志摩的诗好,会得以永世流传。
“缺少主题的苍白”:一些项目打着“我们不要概念炒作”的旗帜,大谈“产品主义”,实际上,做好产品、提供合格的产品,这是必须的、也是最低限度的要求。这种说法是不求进取的借口,掩盖了其思想的贫乏。
动辄上千万的广告费,不见得就能获得很好的销售成果。房地产营销更像是资本游戏的过程,钱在这里起了莫大的作用。当然,资本游戏应该因项目不同而异,但是有很多广告费投入不当,广告媒体发布资金安排不当,而造成了很多的浪费和较差的效果。
这些个问题也每每发生在自己身上,伴随的却是无奈。我们的房地产广告大多缺乏本质性特点,少有创意,追风抄袭现象较多,平面设计缺乏灵魂特色,一味追求效果大震撼,自我陶醉感严重,不调查消费者真正需求,表现形式固定在地段、环境、物业、服务等层面,试看,如果盖住任意某一广告版面的项目名称,大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