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委新政有可能导致深圳楼市下行,在本报前日举办的第四届黄金楼市论坛上业内人士有此共识。
二手楼价一周降一成
财税手段的运用是本次调控手段中引起反响最大的一个,期房在2年内转让征收全额营业税,这一规定在二手房市场掀起了抛盘狂潮,据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人士介绍,近日来,交易中心产权办理处排队人数“比以往剧增”。而二手楼市场上放盘量也开始发飙,“5月12—18日一个星期内,放盘量增加了近一倍。”深圳中原地产深港研究中心总监张伟称。
但在置业者“买涨不买跌心理”影响下,买卖双方普遍呈现出持币/房观望的胶着状态,二手楼成交量及交易价格均大幅下降,今年大举进军豪宅市场的泛城租售网,其二手豪宅成交在新政后大幅缩水;深圳中原地产一周内在放盘量增加一倍的情况下,成交量下降约15%,交易价格下降约10%。
“税收政策,对炒家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仅仅是2年内不得转让这个时间,就足以把短线投资客斩尽杀绝了。”张伟表示。
据消息人士透露,深圳尚未出台的实施细则有意对6月1日进行界定,如果商品房在6月1日之前取得房产证,则其转让按照新政之前的规定执行,“如果能成真,(新政)对二手楼的影响会减小很多。”张伟称,但记者尚未得到官方的证实或澄清。
结构失衡拉高房价
“政府在解决低收入者住房问题上的作为不够。”深圳市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乐正直言。在本次新政中,控制高档商品房供应又被老调重弹,而且,与以往不同,新政明令着重支持中低档商品房的供应,“应该说,全国很多城市都存在着供应结构失衡的问题,因此才导致房价奇高。”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认为。
据报道,近几年来,深圳每年出让的住宅用地,约六成用于高档住宅开发,这虽然被业内解释为由于地价高企而致使地产商不得不走高端路线,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今年的豪宅供应量一下子达到了峰值,仅红树湾和香蜜湖两个片区就大约有5000套豪宅供应,而据刘桓铭统计,不包括TOWNHOUSE在内,深圳今年推出的别墅有望达到2200套,是去年的3倍多,而据记者统计,今年TOWNHOUSE供应也在2000套左右。“深圳高档物业供应是有些多,针对小白领的商品房少了一些。”同致集团董事长王波表示。
正是由于高档物业过多导致深圳一季度关外房价激升,龙岗房价超过8000元/平方米的商品房今年第一季度销售36套,但在去年第一季度为零。
虽然有相当业内人士反驳称,深圳商品房供应结构大体合理,但据消息人士透露,深圳已有两大品牌地产商将其高端项目的入市时间由今年下半年押后到明年,“一方面应该是出于对政策的顾虑,但肯定也想避开今年豪宅的蜂拥放量。”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说。
政府应该注重疏导
“到现在为止,政府不应该就房地产本身而调控房地产,而要注重疏导。”张伟认为目前政府接二连三的政府调控措施有些操之过急,“决定房价上涨最直接的因素,是涌入房地产领域的资金量太大了。”他介绍说,这部分资金量包括社会闲散资金,由于股市近年来的萎靡不振及银行存款利率以及社会现下投资渠道过于狭窄等因素而进入房地产领域;其次是国际游资,“这部分资金是来赌人民币升值的。”他说。
现在出台这个政策,能否把这块资金驱逐出房地产领域,张伟表示前景并不明朗,因此,他建议,政府应该“围魏救赵”,“采用迂回措施从房地产外部做一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