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楼市进入微妙时刻
自3月30日深圳封杀“无证认筹”起,鹏城楼市已在新政影响下默默前行了三月有余,并已进入一个极其微妙的时刻。让所有人牵肠挂肚的是,这种微妙到底是意味着楼市拐点即将出现,还是在为未来的重新启动积聚力量?
成交萎缩楼价仍涨
本报各方搜集的资料显示,5、6两月深圳楼价仍保持了小幅上涨,但成交量与前期相比出现了明显萎缩。例如昔日深圳楼市霸主南山5月竟只成交住宅837套。宝安虽以2051套摘取了销售桂冠,去年底崛起的最大热点深圳西岸却逐渐“退烧”回复冷静。罗湖、盐田等区域也受到了新政的较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业界似乎已逐渐走出新政初期的迷茫,并表现出了普遍的乐观状态。“现在楼市处于一种全国性的观望时期,但无论是买房者还是发展商都没法继续拖下去了。”深圳市鸿荣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江乐观地预测:“到8月份,全市的成交数据一定都会很好看。”
“新政打压投资下降”
“宏观调控确实抑制了投资性需求,从而使某些区域的成交量出现了下滑。”中原地产一位负责人认为:“可以说政府基本上达到了挤压泡沫的目标。”
中原地产对万科第五园等12家楼盘新政前后到访量进行了对比,发现东门天下、南方国际广场等投资概念项目受到了较大影响,到访量明显减少。
一个更为鲜活的例子来自宝安中心区。负责金鸿凯旋城销售的世联地产代理事业二部副总监罗平均告诉记者:“凯旋城开盘前我们估计第一天能成交300多套,结果只有200来套,没落定的100多套大多属投资性购房。”
“新政把投资打下去了,能让整个市场更为健康有序地发展。”杨江表示:“即使局部地区有变动,深圳楼市整体来看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需求压不住两月后释放
“深圳楼市就像一个把头伸进水里的潜水者,怎么憋都有个限度。”地产研究人士半求表示:“现在很多真实的需求都被抑制住了,再过两个月就会释放出来。”
半求表示其结论源自对深圳人口结构、产业政策的分析。“深圳每年都涌进大量的外来人口,又处于产业升级阶段。除非政府的数据是错误的,否则购房需求是压不住的。”
值得关注的是,8月起楼市复苏似乎已成为业界的普遍共识。海岸地产副总经理陈枫等几位职业经理人均将“回暖”拐点投设在了两个月之后。
“深圳楼市算是比较健康安全的,这次波折算是受到上海等长三角城市的牵连。”一位专家指出:“我们相信市场会很快恢复常态,除非政府再祭出进一步的调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