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内一豪华楼盘名叫“波托菲诺”(意大利某小镇名称)、深南大道旁边的一楼盘名叫“白金汉宫”(英国王室宫邸名称),为了谐音英国的“曼城”,特区外甚至出现了“慢城
”的楼盘名。记者昨天从深圳市规划局获悉,今后如此赶追新潮,楼盘频取“洋名”的做法在深圳将行不通了。
目前,首次覆盖深圳全市2000多平方公里的地名“大梳理”已经启动。今年年底前,《深圳市地名管理规定》和《深圳市地名规划》草案将完成,其中对楼盘取“洋名”、企业对地名有偿冠名,楼盘取名“花园”、“广场”的做法,以及各种道路名称均将采取严格的规范措施。 延伸阅读:歪批楼盘洋名
“洋名”楼盘将被清理
深圳是全国房地产业较为活跃的城市,开发商对楼盘的命名千奇百怪。有赶新潮,命“洋名”的,如标准名称是“纯水岸”,推广名叫“波托菲诺”;有为好听,标准名是“金地网球中心”,却还要取个推广名叫“金地香蜜山”;而为创意叫“公馆”、“花园”、“广场”的更是特别多。
深圳市规划局规划处曾工程师表示,具有法律效力的是登记的标准名称,楼盘大量使用推广名容易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此次深圳地名梳理的重点区域之一就是楼盘命名问题。
她告诉记者,按照国家、省有关地名管理的规定,外国人名、地名是禁止使用的,深圳也将对楼盘取“洋名”说“不”。目前,深圳市规划局已与工商、城管等部门组成了地名联席审查小组,将对“洋名”楼盘予以清理,首个被清理的楼盘名称将是“白金汉宫”。
楼盘不能乱叫“花园”“山庄”
据深圳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含有“大厦”、“广场”、“花园”、“花苑”、“城”等称谓的建筑物名称也是不能乱叫的。此次梳理将予以严格规范。
如叫“大厦”的楼盘须是地面以上建筑层数达18层以上的综合性建筑;叫“广场”的楼盘则须用地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且必须有2000平方米以上的整块露天公共场地(不包括停车场和消防通道);叫“花园”、“花苑”的,则须是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并且绿化和休闲面积(不包括道路、停车位)占总用地面积25%以上的中大型居住区;叫“别墅”、“山庄”的须以低层为主,地处市郊,且绿化和休闲面积占总用地面积50%以上的居住区。其中,叫“山庄”的还必须依山而建。
考虑到实际情况,命名时对有关小区绿化面积的比例,深圳有可能进一步调高。
限制地名有偿“冠名”
深圳市宝安规划分局规划科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国内已有城市通过拍卖道路“冠名权”的办法,尝试地名有偿使用,但宝安区在进行试点规划时,要设置很高的门槛。他们的规划思路是,即使允许有偿“冠名”,也应是部分“冠名”,地名开头必须要有固定称呼,以免企业“冠名权”到期后更名带来地名使用的混乱。
深圳市规划局有关人士表示,深圳肯定是要限制地名有偿“冠名”的,具体措施将于今年年底前制订。
深圳道路名称面临调整
据了解,率先完成的宝安区道路(网)命名规划方案显示,深圳市宝安区四大组团范围内的600多条道路,其中须要更名或新命名的道路共达287条,需变动道路名称的比例超过道路(网)总数的47%.
由于深圳的城市发展非常迅猛,在新地名命名、旧地名转化方面,缺乏全市地名管理思路和指导方案,重复地名、路名较多,同时许多小区道路、街巷的命名又出现空白。一些识别性差的地名,或者不符合使用习惯的地名,影响百姓审美心理的地名都将属于此次地名梳理规范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