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已经走过了25年的辉煌发展历程,未来25年将何去何从?最近两年在官方和民间一直进行着热烈的讨论和富有建设性的思考。由深圳规划部门历时3年组织编制的《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可以说从一个方面作出了回答。昨天,市规划局正式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海内外媒体公布有关研究成果。从今天开始,这一研究成果面向公众征询意见,为期一个月。为加强与香港的协调发展,发展策略还将在香港进行公开展示。
发展目标: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都会
发展策略认为,深圳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愿望,同时还取决于在区域发展中深圳所起的作用。按照国家中长期发展计划,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这就要求未来中国要有世界级的城市,深圳拥有的发展优势,使其理所当然要承担这个艰巨的任务。
为此,发展策略明确了深圳2030年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先锋城市”,具体包括四个内涵:改革开放与制度创新的先行者;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的排头兵;深港交流和区域合作的推动者;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领跑者。
围绕这一目标,发展策略提出未来深圳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自主创新的示范城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都会。
具体来说,未来25年,在经济发展方面,要建立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多元化产业结构,力争未来25年,深圳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7%以上,到2030年,经济达到目前最发达国家城市的平均水平;在社会发展方面,逐渐缩小社会群体差距,增加住房和就业机会,改善人居环境和就业环境,建设和谐的社会;在环境发展方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空间布局:五大功能区差异化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挥优势,突出各区在区位、资源、产业、科技、人才和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发展策略提出了“差异化”的空间发展策略,即在现有11个城市组团的基础上,通过组团的融合,逐渐演化为城市核心区、西部滨海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东部滨海地区5个城市功能地区。
城市核心区包括福田、罗湖和华侨城片区。它将在承担全市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功能的基础上,未来要重点发展金融中心、商贸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功能。
西部滨海区包括宝安滨海区和除华侨城以外的南山其他地区。该区域结合港口、机场、高速公路、口岸等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密集的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端制造业园区,发展信息产业与通讯产业等高端制造业;同时应加强与香港的合作,发展现代服务业。
中部地区包括公明、光明、石岩、龙华、观澜地区。该功能区将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同时建设客运铁路枢纽,构筑城市中心区的功能拓展新城区。
东部地区为盐田及除大鹏半岛以外的龙岗其他地区。它将通过东部沿海铁路、城际轨道和高速公路等区域性交通设施的建设,发展成为深圳向粤东北地区辐射的服务中心;建设职业培训和高等教育基地,发展成为自主创新的新型产业基地;依托盐田港的优势,应进一步拓展海铁联运,发展国际性的港口物流业和与之配套的商贸业、仓储业。
东部滨海地区即大鹏半岛地区。该区域将高标准开发旅游资源,发展以国际会议、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业,建设国际性的滨海旅游度假区,同时以环境和景观保护为基本前提,依托生态环境和海洋资源优势,适度发展生态产业和海洋产业。
焦点问题
中心区会不会“西漂”?
深圳中心区会不会“西漂”?市规划局负责人说:“深圳的中心区就是现在中心区所在的区域位置。中心区的范围已经不仅仅是福田区,也包括了罗湖区,以及华侨城片区。
至于早先炒作的深圳中心区将要“漂移”到的西部中心,也就是现在的宝安滨海一带,发展策略将其命名为“西部滨海区”。他认为,将来西部沿海前海湾这一带,有可能形成的中心,它的意义将不同于现在的深圳中心区。“它有可能是更广、更大范围的一个泛珠三角区域的经济中心,这对深圳来讲是完全有可能。但这并没有否认现在地处福田的深圳中心区是我们这个城市的行政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它是不矛盾的。”
深圳机场是否搬迁?
关于“深圳机场是否要搬迁”的问题,该负责人说,未来深圳机场是否会搬迁将完全由市场决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搬迁机场,将由市场的力量主导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