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在中国内地50座大中城市中
深圳房地产市场化程度最高
今天出炉的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4》显示,深圳住宅投资潜力居中国内地50座大中城市房地产之首,深圳房地产市场化程度也最高。
鉴于房地产在城市经济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该报告把房地产作为2006年度主题。
深圳住宅最具投资潜力
报告显示,深圳的住宅投资潜力值在50座城市中位居第1位,商业地产投资潜力值排在第3位,工业地产投资潜力值排名第8位。报告分析,深圳的移民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移民的增加是深圳房地产持续走强的主要原因之一,外地人已经成为近年来深圳房地产市场的主要购买方。并且深圳成熟的楼市环境降低了房地产的投资风险,因此拥有很高的投资潜力。而深圳作为地区商业中心城市,商业企业云集,商业竞争激烈,是商业房地产投资首选之地。
报告认为,深圳的房地产市场化程度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排名第1位,发展程度居国内领先地位。市场体系方面深圳表现不错,市场健全度排名第10位。诉讼保障方面的得分较高,诉讼保障指数排名第6位。
政府参与方面深圳处于绝对优势,公有制经济指数排名第1位,政府分配指数排名第1位,政府服务指数排名第3位。同时政府规模较经济规模比重适中,政府汲取指数排名第1位。
从2004年房地产市场运行表现来看:深圳市房地产规模指数在35个城市中排名为第4位;速度指数排名为第14位;价格指数排名为第33位;结构指数为1,排名为第1位;水平指数排名为第25位。
从城市房地产与城市经济的相互作用来看:相对于35个大中城市来说,深圳市房地产资本存量对GDP的弹性很大,为0.33,土地价格对城市消费的弹性比较大,为-1.13,城市投资对房地产供给的弹性也比较大,为0.38,城市总收入对房地产需求的弹性为0.82,城市投资对房地产价格的弹性为0.15。
新一轮扩张期将来临
从房地产周期波动来看,深圳房地产周期与全国房地产周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第一周期投资波动剧烈,并经历了两次繁荣,一次领先于全国,一次滞后于全国。第二周期与全国同步,但以2000年为界,之前房地产投资增长率高于、之后则低于全国水平。房地产投资波动幅度在第一个周期中大于、在第二个周期中小于其宏观经济波动幅度。深圳房地产投资从2000年开始已经经历了连续5年的衰退,目前已经接近第二次周期的波谷,预计未来两年深圳房地产投资将会缓慢地进入新一轮扩张期。
报告认为,深圳的房地产市场总的来说是基本健康的。深圳房地产市场的细分市场中,住宅市场和工业房地产市场比较健康。但房价收入比非常不健康,居民购房压力大。土地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够高,实际价格要低于经验价格,土地的开发率也偏低。
报告认为,近年房地产在中国城市甚至国家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升,房地产对城市总体经济、城市竞争力,对国家宏观经济和国家竞争力,发挥了十分明显的双刃剑作用,成为决策者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中国城市必须舞好房地产的双刃剑,让房地产既不要伤害自身,又能始终帮助城市和国家在发展中领先,在竞争中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