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声音是从外面传过来的。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在最近的一篇研究报告中称,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或已经产生房地产泡沫或正面临产生房地产泡沫的危险,而即将到来的货币政策调整将给全球房地产和世界经济带来巨大风险。 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的地区包括:中国、澳洲、英国、韩国等。上海和北京已占全国销售量的14%,也是地产价格升幅最急的地区。中国收紧银根加上预期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正常化两个因素,对资金的流入可能造成致命的影响,使中国房地产市场看似接近爆炸的边缘。 “房地产泡沫”论我们并不陌生。2002年底,当国家发改委王小广先生郑重其事地发出这一警告后,招来大量恶骂和讥讽。有一位著名开发商说:这个王小广,他懂什么房地产?最大的反讽可能是,近两年来,全国房价照升不误,而且销售形势一片大好,哪里有半点泡沫的影子?然而,史蒂芬·罗奇说,中国房地产到了“爆炸边缘”! 那么,我们现在是不是也可以说一声,这个史蒂芬·罗奇,他懂什么中国房地产? 倘若史蒂芬·罗奇看到了国家统计局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全国房价上涨11%,想必他会耸耸肩加上一句:果然不出我所料。 还有另一个更可怕的声音,是中国内部发出的。最近有好些媒体转载了经济学者易宪容的一篇叫“谨防房地产业要挟整个中国经济”的文章。 易宪容在文章中说,近几年来,房地产业不仅是国内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是企业获得暴利最好的行业。在这次宏观调控中,其他行业的增长在放缓,但房地产无论是投资还是商品房的价格都照升不误。国内的房地产业调控之所以困难,就在于国内房地产业挟持着中国大陆经济、挟持着各地方经济。如果国内房地产崩盘,整个国家经济就可能发生危机。如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如果国内房地产业不调整,也可能孕育更大的金融风险。如果让国内房地产的泡沫任意地吹大,泡沫的破灭不可避免,而最后承担这种泡沫破灭的只能是国内各银行。 如果我们把史蒂芬·罗奇和易宪容的警告放在一起,推论出的是一个非常可怕的逻辑结果。史蒂芬·罗奇说,中国的房地产已出现泡沫,并且到了“爆炸边缘”;易宪容说,房地产业挟持着中国大陆经济、挟持着各地方经济,如果国内房地产崩盘,整个国家经济就可能发生危机。 在中国经济可能成功实现“软着陆”、中国房地产可能成功实现“软着陆”的“主流”声音中,史蒂芬·罗奇和易宪容的警告是如此的刺耳。 7月初,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刚刚宣布了它们不良资产比率大幅度下降的消息。但是,倘若史蒂芬·罗奇和易宪容所言成真,这些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将大幅度上升。在目前各类房地产贷款余额可能超过2万亿元的情况下,哪怕其中只有百分之一的不良贷款,也足以令这些商业银行不堪重负,并进而危及整个宏观经济。我们知道,10年前的宏观调控同样是由房地产热(泡沫)引起,并导致宏观经济的急剧下挫,而10年过去,银行沉淀于积压房地产的巨额不良贷款又收回了多少?值得提醒的是,10年前房地产贷款余额尚不及目前的十分之一。 这是一个危言耸听的推论:房地产泡沫的发展,将使中国房地产业和整个经济陷入远比10年前严重的危机之中。 但是,国家发改委、建设部或国家统计局,从来也没有谁给出一个标准:什么是房地产泡沫?而没有标准,凭什么说中国房地产已陷入泡沫? 假如认定房地产已出现泡沫,甚至接近“爆炸边缘”,那么,就必须毫不犹豫地打压房地产,迫使其着陆,“软着陆”不行,“硬着陆”也要,越快越好。 反过来,如果“供销两旺、量价齐升”——正如这几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所显示的——是房地产业健康甚至繁荣发展的标准,那么,房地产市场就无需理睬史蒂芬·罗奇和易宪容这类“乌鸦嘴”,走自己的路,让他们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