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 2007:房地产四大悬念引人注意
  • 2007年01月05日
  • 畸高的房价、过快的涨幅、膨胀的利润……200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桀骜”与“任性”让社会公众饱尝苦涩滋味,更为其2007年的走势铺下无尽悬念。

    人们已经注意到,房地产调控内容醒目地出现在了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这次会议明确指出:“要注意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合理引导和有效调控”。

    在社会各方的关注及强烈的政策信号下,2007年房地产市场将呈现怎样的走势?存在哪些“

    畸高的房价、过快的涨幅、膨胀的利润……200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桀骜”与“任性”让社会公众饱尝苦涩滋味,更为其2007年的走势铺下无尽悬念。

    人们已经注意到,房地产调控内容醒目地出现在了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这次会议明确指出:“要注意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合理引导和有效调控”。

    在社会各方的关注及强烈的政策信号下,2007年房地产市场将呈现怎样的走势?存在哪些“悬念”值得特别关注?种种迹象表明,有四大因素的效应将会在明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内陆续显现,并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悬念之一:政策层面会否再亮“利器”

    12月16日,国家某部委一位负责人的发言引起政策分析人士的格外关注。

    “有关方面正研究采用多种手段保障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包括在住房的保有环节实施征税。”这位负责人说。

    事实上,伴随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投机行为的盛行,国内相关税收环节的不完善乃至缺失问题日趋明显。专家指出,国外十分重视对房地产保有环节的征税,而我国在房地产保有环节涉及税种近乎空白,“零成本持有”的特征非常明显。

    一个越来越普遍的共识是,由于物业税迟迟不出台,客观上助长了房地产暴利和投机行为的盛行。房屋持有的低成本不仅引发购房者“贪大求阔”,更直接导致多套房屋持有者待价而沽,造成北京等地二手房市场房源充足,却交易严重低迷的怪现象。

    “如果征收物业税,将极大地提高持有不动产的成本,不仅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可以优化住房结构,而且也将在短期内对打击投机、抑制房价起到重要作用。”经济学者周天勇说。

    “利器”的针对性和作用力显而易见,政策信号也已释放。而利剑何时“出鞘”,成为悬于2007年包括今后房地产市场上的最大悬念.

    悬念之二:前期调控效应将陆续“浮出水面”

    面对房价飞涨的严峻形势,仅从去年以来,国家就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但相当多数的城市房价却依旧“扶摇直上”。

    调控收效甚微,是政策措施失灵?还是效力尚未显现?

    专家指出,由于国家前期宏观调控政策的着力点包括住房建设规划、经济适用房建设、新开工项目比例等,周期性特征非常明显,效果的显现必然需要时间。

    “这是此前调控政策无法立竿见影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恰恰可能是明年包括今后房地产市场的最大亮点。”专家说。

    根据国家在今年5月出台的《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的年度土地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保卫说,随着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陆续投入市场,将有效改善我国房地产市场供应的结构性矛盾和市场布局。“可以肯定的是,当一个城市的中低收入人口可以得到足够的住房保障时,只占部分市场比例的商品房将缺乏价格飞涨的支撑。”

    在建项目的陆续入市只是其中之一。来自国家和相关部委的信息表明,明年,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是一场“重头戏”,重点是加快建设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改进和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加快建立和实施廉租房制度,着力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

    日前,建设部发出“最后通牒”:目前尚未公布住房建设规划的城市,务必在12月20日前全面完成规划的编制、公布和备案工作;尚未建立廉租住房制度的城市,必须在2006年年底前建立并实施。

    悬念之三:面对调整和问责,地方政府“角色”将出现哪些变化

    在飞涨的房价和膨胀的房地产业中,部分地方政府近年来扮演的“角色”耐人

  深圳市新豪方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2015-2018 Holdfound 联系我们 | 备案:粤ICP备17102985号-1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