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火热楼市下 看深圳三类需求人群如何置业
- 2009年06月22日
- 1.首次置业者
“打持久战”等待房价再降 事业单位职员吴军 “打持久战”等待房价再降 事业单位职员吴军已经工作了5年,手中积累了20多万的存款。他和新婚妻子一直想买套成熟社区的二手房作为两人未来的安乐窝。 经过1年多的考察和综合考虑,他们终于相中四季花城的一套3房2厅,价格在100万左右。可是对于收入不高的他们来说,这也是一个具有很大压力的数字。正当他们还在争取,希望能够95万买下的时候,中介传来信息,那套房子以105万的价格卖掉了。他们虽然觉得有点可惜,但是觉得还可以再等等,肯定还有合适的房子在等待他们。可是接下来的两个月房价一路上涨,他们彻底绝望了,不再去看房了,也对中介的信息失去了兴趣。心中的安乐窝离他们越来越远,偶尔上网买一些万科的股票。 吴军说,虽然房子的问题扰乱了他们生活的节奏,但是生活还要继续。他们还要按照计划生小孩。“目前住着单位的公寓房有点狭小,但是也时常能看见没有买房的三口之家生活在那里。也不是只有我们没买房啊!”吴军自我安慰说,妻子生产的时候,老人会过来照顾婴儿,打算到时就到附近比较成熟的小区租一套房子。“房价涨上去,肯定还有掉下来的时候。”吴军说,他们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2.改善型置业者 三居室之梦在阳台实现 深圳大学老师金小姐 三居室之梦在阳台实现 金小姐在南山已经有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老人也经常来深圳居住,房间不太够用。去年下半年开始看房,本打算找到合适的小区再买三室的房子,把原来的两居室卖掉。但是房价的突然猛涨让她措手不及,不得不偃旗息鼓等到房子跌下去再说。 金小姐最近去了一趟美国福罗里达州,发现那里的房子很便宜,两居室100多平方米,才50万元人民币,而且那是临海的一栋别墅式庭院。与之对比,她相信深圳的房子肯定要跌下来。 为了满足对房间的需求,金小姐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拓展原来两居室空间。清理整顿客厅里孩子娱乐区域,很久不用的玩具收藏里来。传统的电视机也被换成壁挂式液晶,客厅就逐渐空了很多。以前闲置的阳台也被封闭起来,做成一个书房兼多功能室。以前感觉拥挤的两居室变成了三房,感觉豁然空朗起来。 3.投资型置业者 深圳某旅游公司总裁潘先生 金融危机投资房产更划算 作为公司总裁的潘先生,本来住着市中心的一套复式豪宅,对房子不再有强烈的需求。可是金融危机以来,旅游业受到重创。他的公司的旅游线路客源大幅减少,而且没有近期明显复苏的迹象。大量的闲散资金躺在公司的账上,潘先生很担心通货膨胀的到来造成资金大幅贬值。 近期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让他看到其中潜在的机会。有一次,他去中信红树湾帮朋友看房子,自己却相中一套性价比非常适合的复式,当即决定以600万的价格买下。 潘先生告诉记者,当初买这套房子主要是为了抵御即将到来的通货膨胀,没想到现在涨到了700万,两个多月净赚100万。即使房价下跌,这套房子还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风景很漂亮,应该很抗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