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 土地大限影响地产公司几何? 长期利好地产业
  • 2004年09月02日
  •    被房地产开发商称之为“土地大限”的8月31日已平静而过,但其对房地产界的影响却是深刻且深远的。业内人士认为,终止并清理用作经营性开发的土地协议转让,将带动房地产界的大洗牌,有资金、有技术、有品牌的实力公司将从中受益。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更放言——资本型企业的春天来了,“大地主”的冬天到了。 

      公开交易势在必行

      作为房地产开发的主要生产要素,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的交易公开化是房地产市场化的源头,而土地交易形式的变化实际上是各方利益的再调整。就在国家明令经营性建设用地实行“招拍挂”的去年下半年起,声势浩大的全国第三次“圈地运动”却发生了,同年被查处的土地违法案例创下历史新高,达16.8万件。在此背景下,国土资源部、监察部今年3月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力推进土地公开交易,8月31日以前必须将历史遗留问题(土地协议转让)处理完毕,对8月31日后仍采用协议方式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的要从严查处。“让一些更有实力的市场主体壮大成熟”,则是其出台“新政”的初衷之一。  

      长期利好地产业

      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肯定了实行土地公开交易“新政”对市场的积极意义。他说,不仅杜绝了公司拿地的寻租行为、消灭了灰色地带,更会由此改变房地产企业重关系而轻研产品和公司治理的行为,会将更多精力转回到地产公司的基本面上来。他相信不超过三五年,好企业和差企业就会大大拉开距离。万科(000002)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土地供应和金融控制两个渠道来规范房地产市场,是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宏观调控所采用的两个行之有效的主要办法;实行统一公开出让的市场方式配置土地资源,更有利于所有的开发商在相同的游戏规则下公平竞争。所以,此次清理遗留问题是2002年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的进一步深化,土地的交易将由此真正走上公开、透明的道路,今后开发商之间的竞争也将更多地表现为市场定位、产品规划设计、营销和后期的物业管理等市场运作能力的竞争。从长期来讲,必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开发商提升自身的经营运作能力,进而提升房地产行业的整体水平。万科集团副总经理、南京万科董事长丁长峰还表示,从去年的121号文件开始,房地产开发的游戏规则已经逐渐发生变化,“我们开始面临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这个市场将来一定会变成一个只有具有‘非常功夫’的开发商才能参与竞争的市场”———而这才是房地产市场的本来面目。金融街(000402)有关高管也认为土地“新政”对整个市场是长期的利好,先占地、后交钱,甚至实际上没花钱就拿到地已成为历史;而今后的先交钱、后拿地无疑只适合于优势企业生存,由此将推动地产企业的规模化和整个市场的进一步集中趋势。

      可以预见,“新政”将为“空手套白狼”和“以小博大”的模式划上句号,“品牌+实力+产品”将成为房地产界的全新制胜组合与方向标。

      短期有负面影响

      有业内人士指出,“新政”对房地产开发商资金的要求更高,短期内可能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如买地的价格将大大高于协议转让,无论是一次性付清还是分期付款都会占用一大笔资金;加上银行对房地产金融有了更严格的限制,如房地产开发商的自有资金比例从20%提高到35%、只有当项目封顶才能贷款等,无疑会对相当部分公司的融资造成困难。但正因如此,优质的上市地产公司才更具优势。万科就表示,其项目储备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方式获得的,所以“新政”对万科的影响甚微,相反,随着市场的规范和透明,公司已明显感受到自己更有能力获得项目发展用地;越来越多的项目公司正在努力寻求与万科的合作机会,万科也会将自身项目操作、市场运作、品牌等方面的整体优势更充分地发挥出来。据悉,公司目前土地储备充沛,为未来三年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另有人士指出,实行土地公开交易后,土地交易的市场化、透明化未必就一定到来。招标、拍卖、挂牌三种土地出让方式中,连最公开的拍卖都可能做“串拍”、“压拍”的手脚,而非想象中的价高者得、凭实力说话,何况土地挂牌、招标后面更有较大的“操作余地”。北京一位知名的开发商就曾说,其实只要在挂牌前跟土地交易部门充分“沟通”好,摘牌的可能性极大。

  深圳市新豪方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2015-2018 Holdfound 联系我们 | 备案:粤ICP备17102985号-1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