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随着北京——中国最后一个保留土地协议转让交易方式的城市堵上口子,中国房地产土地市场全部透明化。随之,行业告别粗放期,转向规范发展期。
促成行业发生如此剧变的另一个因素是:中央实施宏观调控背景下的银根紧缩,房地产开发资金的主要来源——银行普遍惜贷甚至提高了个人按揭贷款的门槛。地根、银根——房地产的两大命根发生变化,由不得房地产开发经营的主体房地产商不因势而变。
对于这个真实需求旺盛、高总量、高产出的行业,没有哪个开发商愿意打退堂鼓、自行退出。而要想在这个行业继续做下去,廉价拿地、从银行大把借钱、靠预售快速回笼资金还贷的老套数显然已经不灵了。
必须换活法——大大小小的开发商们先后认识到了形势的严峻性。尤其对一些资本实力不足、土地储备少之又少的小企业而言,生存还是灭亡更是必须求解的命题。
据有关统计显示,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02岁,其中70%的企业生存时间不超过5年。可见,能在不同环境中存活下去,不管规模如何,排名如何,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胜利,活着就是美丽的。
那么,多数起步于房地产经营的大好环境中的中国房企,如何在这轮转折中不掉队、求得继续生存和发展呢?
在地产界有“思想家”之称的冯仑认为,未来市场存活的应该是两类企业,一类是“特种部队”,一类是“基地组织”。前者因为有过硬的技术、人才、有效战略而所向披靡,后者凭借地利而顽强生存。而在业界,目前活跃着的实力派企业也确实大体可以归入这两类,前者如万科、中海、万通、SOHO中国、阳光100,以及在一定区域内拥有绝对优势的招商地产、陆家嘴、顺驰中国、江苏新城等,后者则指为数众多的项目公司。
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生存,长久活下去的就是胜者。大大小小3万家房企,胜者能有几多?
20岁万科警惕死亡距离
今年是万科成立20周年。作为中国房地产业公认的“领跑者”,在风云变幻、群雄并起的国内房地产市场上,一家原来并没有任何特殊背景的企业,为何能不断成长壮大,最终达到今日在行业内的影响和地位呢?也许,万科人对自己20年来发展的总结和评价,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持续增长才能持续领跑
根据万科2003年年报,该年度内销售收入增长39.48%,净利润增长41.81%。在不存在并购的情况下,一家已经成立了20年的公司,能保持这样的增长幅度实属不易。
从1984年到2003年,万科的销售收入从5800万到63.8亿,增长了114倍;净利润从500万到5.42亿,增长了108倍。作为中国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从1991年到2003年,万科经营收入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5.4%,利润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8.7%;而在最初的上市公司里面,像万科这样连续12年盈利增长的几乎绝无仅有。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万科目前惟一的主营业务房地产,最近五年的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3.13%,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0.44%,明显超过公司前20年的平均速度,这证明,万科在经历20年的增长后,至今仍处于加速期。
逆境自强顺境自省
说到万科遇到的逆境,首推上一次宏观调控。当时刚在地产业崭露头角的万科,面对严峻形势作出了冷静的判断,坚信房地产业存在巨大发展机遇,做出了以房地产为主业,逐步削减其他业务、最终过渡到专业地产公司的决策,并以更大的力度执行。正是在此次宏观调控期间,万科从中国数以万计的房地产公司中脱颖而出,从此奠定了自己在行业内的领跑者地位。
1997年左右,在全国再次响起跑马圈地之声的时候,万科从原有的十几个开发城市收缩到六个主要城市,从全面的地产业务收缩到单一的住宅业务。面对外界普遍的疑问,万科坦然承认,自己的第一轮城市扩张是头脑过热的表现,而业务的收缩,是因为万科认为即使只作住宅一种业务,自身的专业程度也还大有提升的空间。
这一轮收缩帮助万科实现了专业能力的快速提升,而专业能力的提升正是为下一轮扩张聚集“内力”。从2001年开始,万科再次迈出扩张步伐,目前已经进入19个城市,并在新进入的城市接连获得成功。
到2003年,万科无论销售额、利润还是增长率,在行业中和自身的历史上,都呈现形势一片大好的局面。然而,就在此时,万科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在内部论坛上,总经理郁亮提出这样的问题:万科离死亡有多远?在万科看来,如果在顺境中不思进取、不求突破,则必将在环境的变化中走向消亡。
经过审慎的思考和分析,在2004年中举行的集团员工视频会议上,万科提出“有质量增长、均好中加速”,要求以国际最优秀企业为标杆,对流程进行全面重整,将自有资金经营周期缩短30%到40%,在负债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净资产收益率3个百分点。
在这次会议上,万科告诫它的每一个成员:这不是一次改良,而是一次变革。在逆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