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之一中原城市群带来
洛阳洛南新区建设正酣
■本报记者 孙军 王伟民
在美丽的中原大地,洛阳无疑是一枝冰清玉洁的奇葩。在开发商的眼里,这个潜力巨大的三线城市,正散发出日益诱人的光芒。天津顺驰、河南建业等开发商的涉足,更让这个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成为了城市经营和房产开发的下一个热土。在这种情况下,洛阳地方政府顺势而起,提出建设洛南新区的计划,为火热的开发建设又添了一把薪。
正在建设的洛阳新城已经为自己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以洛河为轴线两岸发展,以南北对应的两个组团式中心带状城区为主体,以纵横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及环状外围道路为骨架,以周山绿地和隋唐城遗址保护地为绿色心脏,组成多核结构的带状组团式布局形态。
自古洛阳是热土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古称豫州,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有近5000年的历史。从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起,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
洛阳城市布局东西长南北窄,东西长16公里,南北长3公里至5公里,宛如一条卧龙,被卡在邙山和洛河之间,受发展空间限制,“巨龙”难舞,宏图难展。为此,上个世纪50年代,洛阳撇开老城建设新城,在城市的西部建设了中国一拖、洛阳铜加工厂等一批企业。现在,同样的发展机遇,同样的宏愿,同样的创举:洛阳将跨过洛河建新城。
洛阳开发新区的思想也是逐步形成的。1995年,洛阳市第三期城市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认证,并报经国务院批准,确定了以洛河为轴线两岸发展的战略思路;2001年,洛阳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到位,为集中力量实施新城开发创造了必要的条件;2003年,洛阳市成立了开发新区的组织结构,拉开了新区开发的帷幕。
新区展鸿图
洛阳新区位于洛阳市南部,和建成区隔洛河相望,北至洛河南岸,南至规划快速客运专线,东起焦枝铁路线,西至规划西南环高速路,总面积约71.3平方公里。整个洛阳新区由六个功能分区组成,分别是:中心区11.19平方公里,大学城及体育中心8.5平方公里,隋唐城遗址22.1平方公里,滨河公园4.9平方公里,关林分区10.8平方公里,洛阳高新开发区四期园区13.9平方公里。
开发建设洛阳新区是实施国务院批准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7年~2010年)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把洛阳建设成为科技教育比较发达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和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的国际性旅游城市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崛起、加快洛阳城市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洛阳新区规划各类城市主次干道52条,总长180公里;园林绿化规划,公共绿地总面积达855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0%;同时各功能分区有一大批重要房屋建筑项目,总人口将达50万。
按照洛阳市的城市规划,新区建设“一年起好步,两年出形象,三年成规模”,新区开发建设正在全面推进。截至目前,新区已开工各类工程项目472项,市委、人大、政协已迁入新区办公,中心区、大学城及体育中心、高层次人才居住区等范围内基础设施房屋项目已基本完善;洛龙科技园区已实现“五通一平”,白马集团15万锭精梳纱等5个工业项目已入区建设。整个新区路网结构基本形成,配套设施基本完善,水系绿化初现景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新区形象基本形成。新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区的发展目标是经过3年努力,成为一个集办公、文化、商业、金融、体育、休闲娱乐和居住功能于一体,山水园林相间、生态环境优美、功能设施齐全、现代气息浓郁、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新城区。
科学规划是保证
洛阳新区建设保证了规划先行,并兼顾了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他们邀请全国著名城市规划专家对新区总体规划进行战略研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集八方之智慧,反复进行修改,确定了新区纵向以电视塔为转折点,南连龙门山的时代轴线;横向以中州路、洛河、关林大道为景观轴线的总体规划,并确保新区规划与建成区格局一致,浑然一体,更加体现人文化、科学化、国际化、现代化。
为了凸现洛阳得天独厚的人文历史特色,洛阳新城将以3条轴线勾勒城市布局:
历史轴线——以310国道和中州路为轴线,串联起夏都、商都、东周王城、汉魏古城、隋唐城5大都城遗址,历史脉络线索清晰。
景观轴线——北起邙岭上清宫,经隋唐城中轴线,南至龙门石窟,集中了邙山远眺、洛浦秋风、天津晓月、关林翠柏、龙门山色等历史与自然风貌。
时代轴线——北起洛阳飞机场,南向至火车站、王城广场、中原明珠电视塔、新区中心广场、市党政机关办公大楼、会展中心等现代建筑群落,现代文明气息扑面而来。
根据总体规划,洛阳有关部门及早动手编制新区水系、绿化、道路、电力、通讯、热力、燃气、雨污水排放、交通信号等9个专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