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助推房价疯涨?
业内人士认为,部分开发商和炒家哄抬、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高增长等因素导致房价节节高涨
近年来,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房价纷纷持续上涨。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04年全国房价涨幅达14.4%,比上年提高10.6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房价同比再升12.5个百分点,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有34个城市房价还在上涨。面对“狂飙”的房价,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助推了房价在节节高涨?
中央党校研究员曾业松指出,地价、建安、融资诸成本的增加确会导致房价上涨,但绝非主要因素。那么,又是哪些非正常因素抬高了房价?
[价格联盟]
开发商拉高房价?
楼评人士蔡为民指出,2000年以前,房地产市场遵循的是成本定价,商品房售价基本上是成本加合理利润;2001年至2003年走向火热的楼市选择的是市场定价,房价基本由供求关系决定;而2004年以来,楼市进入由开发商决定市场、自由定价状态。伴随着住房需求不断释放,楼市开始成长、繁荣,而各地的大房地产企业也开始在利益极大化的共同追求中默契配合,渐渐结成价格联盟。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朱林兴教授指出,一些开发商之间、开发商与销售商之间、销售商与中介之间,合谋制造虚假信息,相互联手抬价,利益共享。同时,价格同盟在所谓的“定价策略”方面也有体现:几乎所有新楼盘开盘,都会以周边已售或待售房价作为定价参照,相互竞价。
[经营城市]
地方政府放纵房价?
开发商为何能轻而易举地形成价格联盟?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做法,事实上对房地产市场起到了“托市”之效。
其一,拔苗助长,急于将房地产培育成支柱产业。一些地方政府一方面加大征地、供地力度,扩大产业规模;另一方面,则通过开发规划、产品结构、预售审批等环节,默许、支持商品房高档化,导致结构失衡。
其二,不对商品房进行成本、利润核算,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商品房,其定价完全放开,基本是开发商报多少是多少。
其三,对外地人买房不作限制,纵容炒房。
[信息垄断]
抢占话语制高点?
近年来,在房地产市场上,一个庞大的房地产利益集团正在形成,开发商、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一些“专家学者”、房地产研究机构以及部分媒体联手,占据行业话语制高点,并形成一个行业性的“话语链”,当有人警告房价虚高应该降温时,他们大加反驳说:“中国房地产绝无泡沫,至少也可以繁荣20年”;当“新国八条”出台时,他们甩出“不能搞行政一刀切,还是要重市场调节”……总之是只唱房价看涨“同一首歌”,宣传房价看涨的种种理由。
[追涨杀跌]
炒家哄抬房价?
在北京、杭州、上海等地,商品房成了一些人的投资品,炒家将楼市当作了股市。今年一季度,上海中心城区高档房70%的买主是外地和境外人员。价格越贵的房子,外来人员的购买比例越高,中心城区高档商品房供不应求,房价上升,而这又对周边中档房、低价房价格行情走势产生向上拉动作用,最终对普通市民的心理预期产生很大影响,刺激追涨或跟风提前消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有关专家指出,房价飞涨是多重因素、不同利益主体相互影响、纠合,共同推动的结果。不铲除这些非正常因素,降温楼市无异于抱薪救火,“薪不尽,则火不灭”。
数字说话
3年狂涨
上海市中心“申江名园”房价:2001年10月,一期开盘均价约6000元/平方米;
2003年底,房价已跃至11000元/平方米;
2005年3月,其房价已涨至24000元/平方米。不到3年半,这一楼盘的房价疯涨了300%。
利润超过
房地产利润究竟有多大,除了开发商,谁也说不清、道不明。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位资深房地产开发商说:“一般来说,房地产商对外公开讲的利润是8%-15%,实际上真正的利润都在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