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 专家 开发商?房价,无人可信
总之,2005年,全民陷入了房价猜谜运动。在这一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谜语的线索也是一层又一层,但谜底仍然没有揭开。
做地产记者,向朋友提供住房参考成了我一大“工作”。不管是买房子还是卖房子,总会有人找你打听楼盘,打听房价。当然,这还包括朋友的朋友,朋友的亲戚或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这事不大好办,具体楼盘可不可买心里还有点数,房价这事真是不好说。
虽然是做这一行的,我承认,房价这事我确实说不清。看了太多的“绝对真相”,听了太多的“专家分析”,当然,也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真实的谎言”。对我来说,现在的房价,已是无人可信。
谁可信呢?政府我们应该相信吧。今年春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稳定房价后,政府和央行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从3月初《政府工作报告》将“调控房价”列为政府工作重点,至5月11日建设部、发改委等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中央各部委一系列政策措施频频出手。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想让更多的老百姓住上房子。政策出台后,全国各地指望房价可降的人们,就眼巴巴的地等着房价回落,全国的媒体也在一次次地报道,政策就像催眠药,吞下去,效果可谓“立竿见影”--房价回落了。
真的回落了吗?事实并非如此。之前个别疯涨的城市有所回落了,但是我所在的城市深圳和大多数城市一样,显然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还是在涨涨涨。
不久前,代表官方声音的《2005年第一季度深圳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报告》出台,结果是这样的:今年第一季度深圳住宅均价6415.99元/平方米,与去年同比上升11%;最具震撼力的数字来自宝安、龙岗两区,增幅达到了27.55%和27.14%;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福田,这个深圳房价含金量最高的区域,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却下降4.89%。
如果仅仅从绝对数字上分析,这份报告足以让人震惊。深圳的中心区,基本上已经无地可再开发的福田区竟然还是在跌,而且下跌了5%。行业内的人明白,这一情况的出现,和房屋的形态有关,别墅能和普通住宅一个价钱吗?显然不能。换一种说法,鲍鱼能和白菜一个价吗?道理是一样的;进一步讲,能把鲍鱼和白菜加在一起算蔬菜均价吗?当然也不可能;那么鲍鱼少了,白菜多了,这能说蔬菜价格回落了吗?显然,这是个笑话。
但民众是不可能明白这个笑话的。报告出台后,正着急买房子的朋友一遍又一遍地打来电话:“快帮我看看福田的房子吧,福田的房子掉钱啦……”无论我怎么解释她就是不听:“政府都不相信吗?”是,我们应该相信政府。但“政府”说福田的房价下跌了,这却不可相信,不信你就到福田去看看,楼市价格依然在上涨,开发商正乐着那。
专家可信吗?在新闻媒体上,时不时地可看到业内专家学者的言论。按理说,专家是中立的,其态度应该是科学的,说话也应是不偏不倚的。但问题是,开发商邀请专家来谈房价,你总不能不给一点面子,不给人家说点好话吧?
当然,你也可以唱反调,作冷思考,但开发商知道你是这样的人,下次就不让你谈了。更糟糕的是,还有一些专家是来自“象牙塔”,或者干脆是“国外学者”,是纯粹的理论研究人士,基本的市场信息都不曾知道,在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中,又如何能做出符合客观事实的科学预测和判断呢?潘石屹说,不怕政策调控,最怕经济学家说房产要下跌,很有道理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专家都不可信,有良知的学者还是有的,但是声音被其他的“专家”的声音淹没了。
那么开发商可信吗?作为市场的卖方,这一点我就不说了吧。
总之,2005年,全民陷入了房价猜谜运动。在这一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谜语的线索也是一层又一层,但谜底仍然没有揭开。我们都在寻找真相,但是真相可能是一个我们永远看不到的东西。真相也可能很明显,那就是从本质上弄清楚供求关系。房价是供需双方在经济学上的一种博弈,市场价格的杠杆作用取决于供需双方之间的关系。但现在的问题是:目前的楼市究竟是供大于求,还是供不应求呢?这个问题谁也说不清。这个问题搞不清,那么这个谜语就要一直猜下去。
房价会跌还是不跌,这是个问题;房子是买还是不买,这也是个问题。就个人讲,我认为,要买房子,就别老盯着房价,主要还是看自己实际能力和实际需要。现在政策频发,如果不是太着急,就先不要买。也就是说,如果经济上允许,而生活确实又需要,那就买;如果经济不是太充裕,那么千万别硬撑着去买,租房子也不是不可以。
说到这里想起了艺术人生。凡是来艺术人生做节目的,都是高兴而来,含泪而去。当然,这些眼泪是煽情派主持人朱军的努力的结果。记得有人问起朱军为什么来参加节目的人都流眼泪时,朱军老师说,我邀请他们做节目时就告诉他们,尽量不要哭,“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