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传出重要信号:国家将一如既往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使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继续控制在从紧的水平上。
预计,2006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土地市场供求关系仍将偏紧。 长期以来,我国土地市场一直供不应求。今年这一状况有所缓解,但并未根本改变。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监测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总体水平呈现逐季上升势头,到第三季度已达到每平方米1233元,比去年同期高出88元。
土地市场供不应求,既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也暴露出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之间的深刻矛盾。 国土资源部调查显示,由于人口增长、建设占用、损失浪费等原因,我国人均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可供建设用地逐年减少。这在客观上限制了土地供应量,使土地成为日益稀缺的资源。
为了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维护粮食安全,国家不得不加大对土地供应总量的宏观调控力度,严格土地管理的各项措施,减少新增建设用地。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土地供应紧张状况。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快速上升期,工业开发、城市扩张、交通运输等对土地的需求十分强烈;与此同时,土地资源的稀缺状况难以根本改变,国家也不会轻易放松土地供应这扇“闸门”。土地市场供求关系偏紧的状况将在今后一段时期长期存在。
“我们将最大程度地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李元表示,明年国土资源部门将进一步增强参与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继续贯彻“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土地供应原则。
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继续严格新增建设用地的审查报批,甚至有可能适时出台新的禁止供地和限制供地项目目录,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市场准入标准的项目一律不予供地;另一方面,将坚决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优先保障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需求,支持有利于结构调整的项目建设用地。
比如,针对房地产市场中出现的投资和房价过快增长等突出问题,国土资源部门将加大对中小户型、中低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土地供应,同时严格控制大户型、低密度高档住宅的土地供应,停止别墅类用地土地供应,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当然,从长远看,盘活存量、挖掘潜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才是解决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之间矛盾的突破口。
值得注意的是,在土地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并没有把力量放在节约、挖潜上,而是打起了政策“擦边球”:有的变相扩张开发区面积,有的“以租代征”擅自占用集体土地,有的利用规划修编之机随意扩大建设用地规模。这些作法不仅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也不利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国土资源部表示,将加大执法力度,一旦发现,责令限期整改,起到“严查一案,稳定一片”的作用。